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院简介 | 组织机构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师资队伍 | 实训中心 | 招生就业 | 党建工作 | 团学风采 | MTA教育中心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正文
 
经管悦听|"红色我们"讲抗联故事——于兰阁
2023-04-01 19:19  

主讲人:郭桓邑

大家好,这里是经管悦听专题栏目,红色我们讲抗联故事,我是今天的主讲人郭桓邑。

1940年秋末冬初,一个负责给中共北满省委送信的交通员被捕后叛变,向敌人详尽供述了省委在小兴安岭西坡老金沟的地址以及地址的相关情况。日本鬼子得到这一系列的信息欣喜若狂,立即派出一股武装特务,直插老金沟。北满省委面临着灭顶之灾!情况危急,怎么办?恰在此时,由老金沟金策那里来送信的省委交通员于兰阁经过16天的跋涉来到了这里。太好了!许亨植向于兰阁介绍了突发的情况,用软纸写了一封密信,让他务必在9天之内赶到老金沟。

203BC

第二天一大早,于兰阁向老金沟奋力急行。头三天走在深山密林中,离鬼子较远,尚且顺利。这天傍晩,要经过一个日本开拓团的小部落,敌人加紧了对这里的封锁,巡逻的鬼子成群结队地来来去去,只能绕过去了。绕了个大圈子,于兰阁觉得又冷又累,又饿又困,想坐下来吃点东西再走。第六天上午,于兰阁来到一个河口,挽起裤脚趟过河,刚要上岸,一抬头,猛见前面山脚拐出一队鬼子兵,他掉头就往回跑。鬼子边哇哩哇啦地叫喊着,边开枪追过来。于兰阁拼命地跑着,冲进林子。可他背着的粮食等东西限制了他的速度,没办法,只得把它们扔进树丛中。鬼子没有追上于兰阁,悻悻地回去了。可经过这一遭,于兰阁没有了吃的东西,只好边走边找些野兽吃剩下的松子吃。就这样,又走了一天多。第七天傍晚,于兰阁又累又饿,实在支撑不住了,浑身像一团泥一样瘫倒在地上,满脑子禁不住回想着以前与战友们抢吃东西的情景。想到战友们,于兰阁的心又回到了这份紧急情报上:“不行,我得走!胜败安危可全在我带的这封信上啊!”他挣扎着找来一根树枝当拐杖,晃晃悠悠地又走了整整一夜。

天已大亮,他努力地使自己清醒过来,定了定神儿,目光停在了一棵不高的白桦树上。他忽地跳起来奔到那棵树下,扒开烂树枝,扒开土,露出一个破茶壶和两个玻璃瓶子,掏岀茶壶,打开盖,抠出里面的一块东西就往嘴里送。这是他前几个月经过时发现的蜂蜜,没吃完,就埋在这里备用,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还真派上了大用场。他大口地吃着蜜,真像吃了仙丹一样,很快饥疲全消,精神抖擞。第八天掌灯以后,于兰阁到了老金沟,悄悄把信交给了金策。此时,老金沟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剑拔弩张,双方都在严密监视着对方的一切举动。第二天一早,金策和于兰阁等四人乘吃早饭之机,利用变换晨炊地点的方式,把特务们和枪分开,最后突然袭击,制服了特务。于兰阁日夜兼程,穿越莽莽森林,趟过冰冷河水,爬过巍巍高山,忍饥挨饿,逃过敌人的一次次封锁与追杀,只用了八天时间,就走完了平时需走十六七天的350多公里不寻常路,抢在敌人之前行动,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保存了抗日的力量。

【英雄人物简介】

于兰阁(1915—1982),别名龙光涛、张子廉,黑龙江省桦川人。1937年4月在桦川县黑通区参加青年会,6月加入共青团,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支部书记。1937年11月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在第三军第一师警卫旅任宣传员、政治指导员、交通员。1943年3月随抗联小分队活动。1944年12月被捕入狱。1945年9月后历任绥棱县大队大队长、骑兵团政治委员、黑龙江省军区第三旅副股长、兰西县大队大队长、虎林县兵役局局长、黑龙江省航空俱乐部主任、黑龙江省滑翔学校校长、省体委顾问等职。1982年10月26日病逝。

[介绍人]

1CC8A

郭桓邑

2021级旅游管理班学生


上一条:深化能力作风建设|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下一条:微党课第208期 | 百年历程回眸2008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兴中路文化街191号       邮政编码:157011    Email:msyglx@126.com

    联系电话:0453-6515577